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重要资讯 > 科普活动

官方发声:四川省信奥竞赛组委会特派员告诉你信息学该这么学!!!

发布时间:2019-06-12  来源:四川省青少年信息学科普基地  

 前  言

作为“五大学科竞赛”之一,信息学竞赛不仅和其它学科竞赛一样,是全国90多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如清华北大等名校)的重要参考和录取指标。而相比数理化生等传统学科竞赛,信奥竞赛报名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相对较低,于是,家长们纷纷选择让孩子报名参赛,导致报名人数逐年攀升。

 

据CCF官方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四川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下简称:信奥竞赛)的总人数排名全国第二,相较2014年增加了接近5倍。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不少少儿编程机构蜂拥推出了信息学编程培训课程、信息学竞赛编程课程等。今年4月初,成都商报·成都儿童团便报道了童程童美涉嫌虚假宣传和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例

那么,面对资质和能力参差不齐的培训机构,家长们该如何评估和选择呢?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四川省特派员周世杰教授,为家长们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微信图片_20190612220427.jpg

 

周世杰特派员指出:“许多人对信息学都存在误解。信息学是什么?是考试吗?是培训吗?不,它最核心的是程序设计思想。信息学教育教给孩子的,不仅是计算机语言和算法,不仅仅是编程的技能和方法,更是认识和看待世界的思维和方法。学生通过持续不断的编程学习,去培养和锤炼自己的计算机思维,从而更好地面向未来和走向未来。信息学作为一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孩子越早学习信息学越好。

微信图片_20190612220445.jpg

周世杰特派员

 

周世杰特派员说:“过去,家长们往往将信息学竞赛作为一个升学渠道和途径,但是伴随信息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以及政策的介入,现在的信息学竞赛已经迈入转型阶段,从和升学密切挂钩的竞赛考试,开始逐渐朝素质教育转型。”

 

微信图片_20190612220453.jpg

 

“编程并不难学,事实上只要注意方式方法,即便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也只需要一个月就可以入门。但能走多远,能研究和开发出个什么来,这得看个人的兴趣以及悟性。”

微信图片_20190612220459.jpg

 

2018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在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位置标注教育部批准文号以及‘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

 

规定一出台,不少中小学生家长就开始怀疑信息学学习的必要性了。对此,周特派员想要对家长们说:“这个政策的出台,肯定会让一部分抱有功利性目的的学生和家长放弃学习信息学。但是,信息学教育低龄化的大趋势是不变的,是不可逆转的。因为,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信息学的思维与能力。即便在眼下的求学过程中,信息学不一定能为中小学生们带来直观而显著的益处。但我相信,坚持学习信息学的学生们,他们的未来人生将更急丰富多彩,事业发展也将更加广阔。”

 

微信图片_20190612220504.jpg

以下摘自周世杰特派员的新闻采访稿

在做好信息学教育低龄化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如何开展教育的问题。

首先,不要片面理解编程;

其次,不要给孩子灌输功利学习的思想,抱着升学加分的目的去学;

最后,不要一开始就讲晦涩的语言和算法。

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我们要以兴趣为引导,注意分层次开展信息学教育,比如最开始可以让小孩子先学习用容易上手的scratch图形化编程,随着他们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再学习python、C++等编程语言。

 

点击查看Scratch、C++编程官方权威机构课程推荐

微信图片_20190612220511.jpg
微信图片_20190612220515.jpg

对于四川省青少年信息学科普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痛点”,周特派员分析道:

 

一、中小学生普及人数呈“ 倒三角”,高中—初中—小学

尽管中小学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报名总人数的构成,依然是一个倒三角形结构。底部的小学生最少,中部的初中生次之,顶部的高中生最多。这种倒三角形结构表明,四川省的青少年信息学教育还未走上正轨,规范化的信息学教育之路依然漫长”。

 

二、信息学基础师资匮乏

许多中小学老师自己都不会编程,怎么能够教学生呢?

师资力量短缺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为了提高信息学老师的专业能力,我们也在积极开展相关的免费培训工作,并在未来持续坚持下去。

 

三、信息学教材质量不高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信息技术课,但大都只是教学生一点很基础的电脑知识,根本谈不上编程和信息学教育。针对这一问题,电子科技大学和组委会目前正在着手开发适用于中小学生信息学教育的专门教材。

 

编后语:在日常教育中,孩子的科学素养如何培养?孩子对科技的兴趣如何引导?

 

如果各位家长你也是对孩子的科学教育有兴趣,但是又不知道如何着手培养?请搜索关注四川省青少年信息学科普基地官方公众号咨询了解。

 

相关文章